姜瘟又称腐烂病,6-8月为发生和流行的高峰时期,整个发病期长达130多天。该病严重危害了生姜的生长,甚至能够导致全田无收。因此,农户们必须加强对该病的防治措施。
一、症状
该病主要危害地下根茎,也可危害地上茎叶,一般多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地下根茎上部首先发病。发病初期,植株叶片萎垂、反卷、平摆、叶尖和叶脉鲜黄,后变黄褐。茎基部和姜块连接处病斑初为淡黄褐色水浸状,接着组织逐渐变软,用手挤压有污白臭汁流出。同时,病姜开始呈现暗紫色,以后逐渐变黄褐,内部腐烂。后茎叶枯死,歪倒,极易拔起。
二、病原
姜瘟病由青枯假单孢杆菌侵染所致。生长适温度28-29℃,高40℃,低4℃,致死温度52-53.3℃(10分钟)。病菌在30℃左右的干燥状态下,3天后即丧失生活力,在pH值4.05-9.5的范围内均可生长,但以pH值5.4-7.3适宜。病菌除危害姜外,茄子、辣椒等均可被侵染。
三、姜瘟发生特点
此病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所致。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种姜内越冬,成为翌年侵染源。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灌溉水和风雨,以及带菌种姜。而影响发病的气象因子是温湿度,其中湿度更为重要。
在高温28℃以上,相对湿度85%以上的高温多雨气象条件下发病迅速、严重。高温干旱会抑制病害发展。姜田轮作3年以上的不发病或轻发病,连作的发病重。沙壤土质通透性好发病晚且轻。以有机肥做基肥,增施磷钾钙套餐肥嘉美红利、赢利来,能增强植株抗病力,发病轻。
四、传播途径与发病规律
1、传播途径
(1)种姜传播 种姜是田间病菌初侵染的主要来源,也是远距离传播病害的主要途径。
(2)土壤传播 发病的姜田因病株残体遗落在地里,致使土壤带菌,如果重茬连作,往往引起发病;以往种过番茄、辣椒、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发生过青枯病的田块也会引发该病;越是老姜区,年年病茬连作,土壤中病菌逐年积累,会造成病害逐年加剧。
(3)底肥传播 有些姜农用病株残体或带菌土壤沤制圈肥作为基肥施入姜田,使姜田增加了病菌,而引发此病。
(4)水传播 灌溉水和雨水也是传播病菌的媒介,尤其在发病盛期,如果水源被污染,病菌随水而流动,引起病害。
2、发病规律
姜瘟流行期长,一般6月份始发,7-8月为发病盛期,9月份后逐渐减弱。发病早晚、轻重与当年的气温和降雨量有关。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6-31℃。温度越高,病害蔓延越快,尤其在高温多雨季节,病菌大量繁殖并随水扩散,可在较短时间内引起大批植株发病。因此,发病季节若遇高温多雨,则发病重;若气温较低,降雨量较少,则往往发病较轻。
五、姜瘟预防措施
1、生姜进行水旱轮作,如果不能实行水旱轮作,则需等3~4年后才能再种生姜。另外,也可以与豆科和十字花科作物轮。
2、应注意选留无病、健壮、高产的优良植株的根茎作种姜,已感染姜瘟病的生姜根茎不能留作种用。从外地调进种姜,应先了解是否发生过姜瘟,并在播种催芽前用1:1:120的波尔多液浸种20分钟,也可用草木灰浸出液浸种10~20分钟。
3、利用烟熏催芽。于播种前1月左右将生姜置于厨房柴灶上方,利用烧柴时的烟来熏姜种,
一者可以促使种姜出芽,
二者可以预防姜瘟。每个厨房可置放姜种500~700公斤。置放姜种的台子不能太低,防止明火烧坏种姜和引起火灾。经过烟熏20~25天后,幼芽长1厘米左右时取出栽种。
防治姜瘟产品推荐:微生物菌剂-田护士-久丰源
抗重茬抗死棵抗病抑毒抗根结线虫
本品为高活性生物制剂,在根系周围接种大量有益菌,形成优势菌群,对根系形成有益保护屏障,阻断有害病菌的侵染。对作物重茬病、枯萎病、黄萎病、立枯病、猝倒病等土传病害有显著抑制作用,烂根、死棵等现象极少发生,有效抑制根结线虫的发生,并对姜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。
松土、肥田
在有益菌的作用下,使土壤均衡供给作物各种营养,显著降低作物因各种缺素症引起的生理病害发生率。连续使用本品可缓解:土壤板结,增加土壤团粒结构,中和酸碱,降低盐类毒害,使老朽菜棚重获新生。
生根壮秧改良品质早熟增产
有益菌快速繁殖,产生大量代谢物质:生物酶、赤霉素、吲哚乙酸、细胞分裂素、各种氨基酸等生物调节剂,参与作物体内的生理、代谢反应、加速生长发育、生根好、果型好、品质优。
适用作物:大田、蔬菜、经济作物、苗木、花卉、药材等各种作物。
山东久丰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省级高新科技企业,是农业部认证的微生物肥定点生产商。山东久丰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已形成集科研,生产,营销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,自成立以来,始终坚持“以科学技术为先导,以市场为导向,视质量为生命,待客户为上帝”的宗旨。